2022 年,我的一些小建议
图片作者:Natsumi Chikayasu
本文共有 5000 字
如果觉得页面很长
那是因为留言很多
2020 年底,我给自己定的 2021 年关键词,是「平衡」。
不仅仅是对生活和工作的平衡,更是对生活中方方面面需要权衡、操心和决策的事情的平衡。比如:
低价值和高价值的平衡;
短期和长期的平衡;
理性和情绪的平衡;
自我和他人的平衡;
输入和输出的平衡;
……
(具体可以参见:2021年,我的几点小建议)
一年下来,幸好还走在年初定的这个大方向上。这一年定下了不少事情,对生活也有了更高程度的掌控。
不知道大家走过 2021 年,有些什么心得,又有些什么感受呢?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。
转眼又是年底了,继续给明年定一个大框架。
2022 年我设定的关键词,是「灵活」。
这也许是经历了充斥着大转变的 2021 年之后,我们最应该去培养的心态吧。
什么是灵活?
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种能力和特质,比如坚毅、聪慧、开放、严谨……在这些特质里面,如果要选出最值得培养的能力,无论从哪个角度,「灵活」一定是排在前三的。
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过:我们的「安全感」来自于什么呢?在以前的时代,是来自于对外界的确定性假设。大脑认为,外界的一切都是稳定的、可控的,我们过往的经验总是能够适用,我们总是能够用被验证过的方式,去处理新的问题、新的挑战。
那么,基于这种「可预测」的框架,大脑会对外界的刺激形成一个基本稳定的结构和心理支撑。
但在未来的时代,这种稳定的结构很可能会分崩离析。我们将会逐渐发现:过往的经验似乎并不能完全适用,那些我们认为不变的事物也会改变,采用跟以往一致的做法并不一定会有预期的反馈,一切似乎都不再有一个稳定的根基……
相信在今年经历过巨变的行业从业人员,应该能更加感同身受。
在这种情况下,安全感的根基,就由「稳定」转变成了「适应」。我们不再是从「外界的一切都可预测」而获得安全感,而是从「无论发生什么变化,我总是能够去适应它」获得安全感。
这里面最核心的能力,就是认知灵活性。
什么是认知灵活性呢?它指的是:根据外界环境,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、策略和行动模式,以取得更符合目标的成果的能力。
举几个简单的例子:
面对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,你试验了一种可能性,失败了。你是会沉溺在挫折感和无力感之中,还是能够立刻振作起来,动脑尝试新的做法?
你相信一个旧的观念,突然间,在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对它不利的证据和信息,你是会把自己的双眼蒙上,假装看不见,还是会对这个观念进行怀疑?
当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安排,突然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,打乱你的规划。你是会觉得非常生气,情绪失控,迁怒于别人,还是能够立刻恢复冷静,重新安排后面的事情?
这些,都是认知灵活性所负责的任务。
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了认知灵活性的正面作用,并越来越重视它在各方面的影响。比如:
一项对6-8岁儿童的研究发现:高认知灵活性是最能够预测阅读和学习效果的特质。(Engel de Abreu等, 2014)
一项针对职场人的研究发现:成功的企业家的智力并不显著比普通经理人高,但往往具备更高的认知灵活性。(Lawrence等, 2008)
高认知灵活性有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,纠正证实偏差,从而得出更全面的思考结果。(Zmigrod等, 2019)
……
另外,认知灵活性也被 ACT(接纳与承诺疗法)所引入,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和组成部分。
那么,基于「灵活」和认知灵活性,我们可以去做些什么,来尽可能抵御外界的变化呢?
我想分享一些,我对于 2022 年小小的思考和建议。
1. 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
大脑有一个基本的运作模式:
当我们跟外部世界交互时,我们会先尝试好几种不同的做法,从中选择能够得到最好结果的那一种,然后试着用它去处理其他相似的情境。一旦得到类似的结果,就形成正反馈,强化这种做法。
久而久之,这种做法就会成为我们的「默认路径」。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场景,我们的第一反应,都是把这套已经经历过千锤百炼的思维方式,拿出来试一试。
这是一种非常节能和高效的做法。但很多时候,它也会造成阻碍。
举几个简单的例子:在智识营中,我经常会碰到有这样困惑的学员:
家里的老人总是会有一些非常固执的偏见,跟他们讲道理,他们也听不进去,怎么办?
朋友来找自己倾诉时,我总是非常热心地跟她一起分析问题、提出建议,但感觉她不是很领情,这是怎么回事?
经常会在群里看到一些错误的观点,我能够引经据典去反驳,但感觉他们听不进去,反而会来攻击我,为什么?
……
这些人的初衷都是非常好的,但结果却并不理想,为什么?很大程度就是因为:我们所惯用的「默认路径」,往往并不能适配所有的场景。
讲道理当然是好的,但是一味用讲道理的方式去应对一切沟通,就未必奏效了。以老人为例,很多老人是真的「不懂」吗?其实未必。他们想要的可能并不是道理,而是子女的理解和情感支持。
因此,用一种「我对你错」的姿态去跟老人讲道理,也许就不如放低姿态,给予老人更多的情感交流,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子女的陪伴、关怀和换位思考 —— 后者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。
同样,朋友来找你倾诉,一定是希望你给她建议吗?其实很多时候,她需要的可能是聆听、陪伴和情绪出口。那么这时,比起理性地去分析问题,用一种更柔软的姿态表达接纳和理解,可能是更好的做法。
别人讲了一些在你看来「错误」的观点,就一定是错误的吗?有没有可能,你们都只是看到了一件事物不同的侧面呢?有没有可能,你们对话题的理解其实是存在偏差和误解的呢?退一万步说,哪怕对方的观点真的是错误的,但如果他从中切切实实获得了力量和支撑,真的有必要去批驳他吗?
生活不是考试,秉承一套标准化的做法,其实并不是最好的策略。
因此,一个小建议是:有意识地换一种自己平时比较少用的、不太擅长的做法,去应对不同的场景,观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。
如果你平时习惯表达、提意见、提建议,那么试一试少说话,多聆听。
如果你平时习惯用理性去思考和审视一切问题,那么试一试不要那么理性,偶尔用感性、情绪的方式去理解对方。
如果你平时习惯一定要给事物区分「对错」,那么不妨退一步,不要那么在意「对错」,而是去考虑「它有没有用」「它能否满足别人的需要」。
你不妨把这当成是一个大型的生活观察实验。放低姿态,放下你预设的前提,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投入和观察,也许会有令你出乎意料的结果。
2. 寻找垂直和多样性
我在好几年前就一直在提倡一个观点:未来的社会分工,一定会变得更加细化、分化、多样化。每种需求都可以延伸出一整条产业链,每个人都可以更自由地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,不再需要用一个固定的标签来定义自己。
所以,这两年以来,我一直在探索一个有趣的主题,那就是新兴职业。
今年,我在学员群里做了好几期的「我是职业人」分享,作为试水。明年我应该会有更进一步的尝试,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,这个世界其实是丰富多彩的,只要你有一技之长,你是可以有非常多能够养活自己、获得成就感的方式的 —— 而不是拘泥于你学什么专业、有什么背景、做过什么岗位……
举几个简单的例子:剧本杀作者,密室设计师,整理收纳师,宠物陪伴师,造型咨询师,营养规划师,平台代运营,人工智能训练员,手工制作人,个人成长教练……
虽然大多数这种新兴职业看起来带有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味道,可能也只有在大城市里才有用武之地,但不可否认的趋势是:人们越来越「懒」了,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。
这就必然导致:除了生活、工作中的核心事务之外,一切能够外包出去的需求,最终一定都会外包出去,让专业的人,去做专业的事情。
只要这个需求有一定的受众,同时有一定的门槛,不那么同质化,那么它发展起来,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所以,我一直强调的理念是:你首先是一个人,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和经验,懂得哪些技能,在哪些领域里面有深耕积累,有什么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事情 —— 然后才是你的职业,你所上班的地方。
也许在未来,每个人将不再用「我在哪儿上班」来定义自己,而是用「我有些什么能力,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到别人、同时获取收益」来作为自己的标签。
所以,一个建议是:把目光从传统的工作职位上转移开来,更多地去思考:我能够如何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?
记住一点: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如果在你眼中,你觉得一个人非常出色、非常优秀,那只不过是因为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你所看到的这个领域。
但是,你所经历的时间也一定不是虚度,你必定也把时间用在了某些领域,在这些领域上面,你也一定有值得别人佩服和惊叹的经验。
只不过,你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,去展现你在这些领域的才华和经验而已。
因此,多去拓展自己的圈子,去了解其他人的生活模式和需求,你也许就会发现:原来我的能力,还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。
这是让自己获得更充分的「自由」的必经之路。
3. 培养元认知能力
什么是元认知能力呢?简单来说,就是对自己的思维、情绪和行动,进行审视和思考的能力。
举个例子:你按照某种方法去工作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这是一种认知和执行能力。你能够去复盘和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,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能够得到好的效果、还有没有其他优化的空间、能不能做得更好,这就是一种元认知能力。
元认知能力,对培养认知灵活性极其重要:因为绝大多数时候,你要先能够「觉察」到自己在做什么,才能够更好地去掌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,采用更灵活的方式。
那么,如何培养元认知能力呢?一个有效的做法,就是我在 6条简单粗暴的生活信条 中提到的:对内抽离,对外沉浸。
当你在行动的时候,尽量去摒除脑海中的杂念,不要去忧虑过去、也不要去担心未来,而是投入地沉浸到自己在做的事情里面,充分打开五感,去听、看、触,感受自己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,尽可能投入生活。
而反过来,当你在思考的时候,就尽量做到抽离。想象让自己变成两个人,一个人在经历你所思考的场景,另一个人在高处俯瞰他。想象你是那个在俯瞰的人,完整地去观察、复现、纵览全局,不要代入,不要让情绪影响你的思考。
尽管之前才提过,但由于这个做法实在太过重要,所以再讲一遍。
为什么要强调「对外沉浸,对内抽离」呢?因为:沉浸带给我们幸福感,而抽离带给我们成长。
许多研究发现,采用自我抽离的视角,可以显著降低抑郁水平(Kross & Ayduk, 2009; Kross et al., 2012; Kuyken & Moulds, 2009; Kuyken & Howell, 2006),降低对未来的焦虑感(Balk , 2013;Hunt , 2013),作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决策(Wojcik, 2011;Kross & Grossmann, 2012)。
从认知灵活性的角度出发,对外沉浸,则可以为你的判断和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和原材料;而对内抽离,则可以确保你有充分的精力和认知资源,可以对前者所得到的材料进行审视、加工、思考,从而拔高自己的视野,选择更有效的做法。
当然,要锻炼元认知能力,除了「对外沉浸、对内抽离」之外,也需要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:复盘。
我有一个习惯,无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,小到生活中一次聚会、一次见面,大到工作上一个项目、一次合作,我都会抽空去把它做一个复盘,想一想:
有哪些做法是可以沿袭和使用下去的?
在执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?能否总结出一些共性?
有哪些做法是可以尝试去优化的?能否简单制定一个计划?
这可以帮助我自己不断地去优化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方式,让自己不至于拘泥在一种固定的方式上。
4. 理解、接纳和融合自我
很多人容易有一个困惑: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,往往是矛盾的?
明明自己已经定下了目标,想减肥/学习/锻炼,但临到头来,总是很难落实到行动里,老是半途而废?
明明自己想跟别人建立更多的联系,但又觉得「社交是一件麻烦事」,每次社交都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?
明明自己特别想做一件事情,比如跳槽、转行、开始一份新的事业,但却一直停留在想法,自始至终没有迈出去过?
原因其实就在于:「自我」其实一直都不是一个统一的、一致的整体,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之下时,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调用不同的规则,从而令自己产生种种矛盾的心态。
以计划为例:当你兴致勃勃、定下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时,驱使着你的,是你对于长远价值的判断和欲望;而当你难以存进、想要放弃时,阻碍你去行动的,是你的日常生活惯性,以及对于付出和风险的恐惧。
这些不同的系统和规则,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?其实每一个都是。它们只是你的「自我」所折射出来的不同侧面。
因此,我一直反对一件事,那就是给自己贴标签。比如:我是一个很懒/意志力薄弱/行动力弱/做事瞻前顾后/总是犹豫不决……的人 —— 这些标签没有任何意义,没有一个标签能够真正概括「全面的你」,它们只会不断给你造成心理暗示,让你朝着自己不喜欢的那个方向继续滑行下去。
一个更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?是理解和接纳自己,然后想办法去让这不同的「多个自我」,找到一个折中和平衡的协调点。
比如:
我制定了一个计划,但担心自己半途而废, 怎么办?你先要明白:制定计划的自我,跟半途而废的自我,都是同一个自我,没有好坏,它们都是客观存在、并行不悖的。那么你能否让这两个自我进行交涉,找到一个更简单的、更不那么死板的、能够让自己「无痛」持续做下去的习惯?
我觉得自己老是在荒废时间,想学点东西,但一直没有行动,怎么办?同样,想要成长的自我,跟面对困难退缩的自我,都是你自己的两个侧面。你是否能先去多尝试一些活动,从中找到自己感觉比较擅长的、又比较容易上手的,先从里面获得成就感和正反馈,来克服自我的畏惧?
许多人的误区就在于: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过高的标准。他们不喜欢那个懦弱的、懒惰的、犹豫的自我,追捧那个充满激情的、雄心壮志的、积极乐观的自我,从而,使得他们心目中对自我的期望,变成一个虚构的、完美的「偶像」。
这就会给我们造成痛苦 —— 因为你会一直觉得:你是不够好的,有许多毛病的,配不上那个心目中理想的「自我」的。
从而,你会更不敢去行动,更不敢去冒险,因为你会担心这会暴露你更多的缺点,让你感到你离那个完美的「理想自我」被甩得更远……
但那个「理想自我」真的存在吗?不存在的。真实存在的,只有在不同场景下,呈现出不同侧面的「同一个自我」。
试着在这多个自我之间不断切换视角,去感受每一个自我的关注点和缺陷,再找到一个方式,把它们统合起来。不去压抑,不去排斥,而是引导,去形成合力。
理解每一个自我,接纳所有自我的优缺点,再融合成为向着想要的方向前进的力量。
这才是让你真正变成「更好的自己」的必经之路。
最后,稍微总结一下。
基于「灵活」这个关键词,2022 年,我们可以去尝试做些什么呢?
习惯上,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,更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场景。
事业上,摆脱传统的职业思维,去寻找更加细化、垂直和多样化的可能性。
生活方式上,秉承「对外沉浸,对内抽离」的方针,巩固和锻炼元认知习惯。
心理上,理解、接纳和融合多个不同的自我,放下对虚无缥缈的高标准的要求,而是着眼于更好的行动。
当你能够用更多、更好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时,世界也会向你打开大门。
—— 闲聊时刻 ——
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,大家有什么期望呢?
欢迎在评论区跟其他朋友聊一聊。
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: